牛頓第一運動定律,是慣性定律
靜者恆靜,動者恆延直線作等速度運動
我現在覺得,這句話不只可以用在物理學上,也可以用在人的思考上
 
人總是會陷在自己的慣性思考,或是自己常有的情緒裡
那個老師說,這個就是每個人的"業障",人總是會被自己的業遷著走
我以前就是這樣,我陷在"憤怒"的情緒裡
表面上我希望別人拉我出來,但實際上我也確是希望把別人也拉進來
 
我跟別人抱怨,並不是要別人幫我解決問題,或排解我的情緒
別人幫我排解,要我去想想為什麼會這樣,我反而會覺得說,我都碰到那麼不平的事了,你怎麼還幫他説話??
我反而是希望別人也能跟我一起抱怨,就是希望別人能跟我一起共鳴,這樣我就會覺得有同伴了
 
其實我的憤怒,也有另一個表現,有點像河豚被敲一下之後,那種鼓起來的反應
小時候被欺負,就會跳起來,套句朋友講的,就是有反應才好玩,落水狗打了又會叫才有趣
結果這個個性,一直到高中都還沒改,有個朋友給我的評語是"容意衝動"
那我為什麼會跳起來??講白點就是"惱羞成怒",我被人刺到要害了,我只好用憤怒來保護自己,當作反擊
不過會有這個憤怒,其實也承認我自己就是比對方差
對方看我跳起來還會很高興,因為我不但承認比他差,他還可以輕易的控制我的情緒
 
上次在交大,看到一件事,印象很深刻
有人在學校溜狗,他帶出來的兩隻狗超大的,體型跟熊差不多
這兩隻狗很溫馴,別人可以摸摸他們,跟他們拍照,他們都不會亂叫
倒是旁邊的校園裡常見的狗,看到它們都狂叫不已
 
真正的強者,根本就不需要去理會別人的挑釁的
而且那件事讓我體會到,只有弱者才會去挑釁或激怒別人
也就是,他們就是要表現出他們比你強,比你優秀
這跟我另一個心態有點像,就是喜歡比較
我以前老是用比較,這樣我才能覺得我是比較強的,但我的心底深處還是個弱者
 
我現在試著想要排解一些人常在抱怨的事,但我發現還真的是不要想去改變別人,要去改變別人就是對別人有所求了
我發現我給一些助力,但最後可能變成加速他們的慣性的助力
結果他們又更沉溺在他們的情緒或圈圈中,我就覺得自己很沒用,沒幫到人還害了他
 
自己試著開始去聽別人的抱怨以後,反而開始覺得對以前很多朋友都不好意思
因為我發現要當個聽眾還真難,真的很謝謝以前的朋友一直聽我抱怨
我現在覺得,要當個好聽眾真的很難
但講難聽點,我自己也發現,我還是常常掉進憤怒中,還是要再修
 
而我為什麼不能接受別人抱怨或發怒的負面情緒??
這兩天坐在竹湖想了一下午,我才發現又是過去的事
我的潛意識把這些別人給我的負面情緒,跟被打或被欺負,又連在一起了
所以我碰到別人對我抱怨或生氣時,我下意識會把別人推開
 
現在知道,已經沒有人可以再打我了
別人對我抱怨或生氣,我發現他們其實是在求救
那我現在要怎麼幫助人,是我要好好學習的地方
好好觀察別人,當個好聽眾,我還有得學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ongmorn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